2023-09-18
中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的绿色转型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
绿色转型研究由“增长的极限”转向“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从转型过程与转型绩效视角界定绿色转型内涵,并探究主动转型和被动转型两种方式对绿色转型的影响。
本文阐述了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四大路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制定环境规制措施;加快建立多效环境制度与工具体系;加快建立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持续推动形成绿色消费体系。
绿色发展是一项涉及社会各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需要各利益相关方在系统科学的制度支撑下扎实推进。针对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三大障碍,其绿色转型之路重点在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大核心利益相关方找准定位,各自发挥功能和作用,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制定环境规制措施
政府作为绿色转型的主导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政策,引导制造业往绿色转型方向发展。由于我国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路径分析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状况不尽相同,各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分层分类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制措施,以兼顾制造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一是科学设定环境规制强度。环境规制强度不适合盲目地提升,因为过高的环境规制强度反而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对于环境规制强度已经超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东部沿海地区,地方政府应持续保持较强的环境规制强度,与此同时加大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对于环境规制强度尚未跨过拐点的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则应将环境规制强度提高至拐点水平,从而避免中西部地区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
二是合理选择环境规制形式。环境规制形式的强弱度和激励效果具有明显差异,命令控制型规制(如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排放限额等)具有较强的强制性,但是无法为绿色技术研发提供足够的激励作用。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如环境补贴、排污权交易等)虽然强制性弱,但是对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能够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内在动力,有效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研发。针对不同的区域特点,政府要兼顾强制性与激励性,充分发挥不同环境规制形式的优势。一方面着力降低制度成本,提升激励作用,尽量采用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环境规制形式,从而有效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除了考虑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实施环境规制之外,政府还应该深入考虑行业差异,分类制定环境规制。对于经济社会效益与环境资源效益“双优”的行业,主要是出台鼓励政策和措施,加大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政策与资源要素等的倾斜,提供技术创新支撑,综合运用财政奖励、税收优惠等手段引导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促使传统制造业不断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从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制造转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绿色制造,不断推动行业的绿色转型。对于经济效益较高但环境资源效益较弱的行业,持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完善环境污染治理配套设施等,通过培育绿色型企业、淘汰落后企业加快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健全绿色采购、绿色消费等政策,宣传推广绿色理念,推进产业产品的绿色化,实现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全过程绿色化。对于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资源效益都不高的行业,加大淘汰力度,利用行业整治、环境功能布局调整、企业综合评价机制优化等方式, 提升环境治理要求,加快行业内落后企业的淘汰进度。结合已有产业基础,通过产业链延伸,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等方式推动企业绿色转型。
加快建立多效环境制度与工具体系
1.建立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并综合运用现有的绿色金融工具如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证书交易等,为绿色转型提供工具支撑。开展交易产品与交易方式试点,研究制定相关的监管规则。积极研究设立绿色银行,创建绿色投资基金和金融机构,为绿色技术项目提供优惠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鼓励绿色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为绿色创新活动提供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绿色生产投融资机制,为企业提供绿色贷款贴息、绿色 IPO 等专项政策扶持,鼓励企业以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通过市场渠道获取节能减排资金。搭建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绿色技术研发。
2.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落地的重要举措。研究表明,参与碳交易的企业在相关政策的激励下,其创新能力水平有所提升,并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碳排放具有明显外部性,且外部环境影响难以量化评估,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了外部环境成本的市场化评估,为外部成本内部化创造了基础条件。应进一步加快全国碳排放权市场建设,完善碳市场相关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逐步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覆盖范围,从发电行业起步逐步覆盖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耗能行业。在碳排放权市场完成起步进入平稳运行阶段后,逐步降低免费配额比例,逐步缩减碳排放配额量,使碳排放权市场价格能够真实反映碳减排价值。
3.完善绿色发展监管体系。健全绿色制造和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提高企业在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准入限制,并加大环保法律法规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绿色法律监管机制,通过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强化环境事故监管。设立专门的绿色财政与审计监督机构,明确监管范围,实施全面的绿色绩效监督。完善绿色社会监督体系,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设立事前环境听证制度,完善环境问题反馈机制,持续拓宽绿色监督途径,确保绿色发展顺利进行。
加快建立绿色制造管理体系
制造型企业作为绿色转型的实施者,将直接影响制造业转型的成效。企业应从传统“以经济性为主”的经营观念转变为“兼顾经济性与社会性”的绿色经营观念,并有序地开展一系列绿色行动,不断推动企业绿色转型。
1.强化企业领导层绿色意识。企业领导层的环保意识和节能减排意愿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实施成效起关键性作用。企业领导层应牢牢树立绿色意识与绿色价值观,认真学习国家的相关要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坚持长期与短期结合,综合考虑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不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追逐短期的经济利益。坚持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将资源的绿色高效利用、环境保护等纳入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同时,及时引导内部员工践行绿色理念,与员工企业树立绿色价值观,共同为企业绿色转型贡献自身的力量。
2.实现企业全过程绿色制造。传统的工业制造模式只关注产品生产,几乎不考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和非循环的经济过程。绿色制造模式注重环境污染的预防性,采用全过程绿色控制,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致力于满足企业的生产产品的规范标准,且实现废弃物的最小化。实施以高效能、低排放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使制造业产品从设计、生产、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产全生命周期中,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环境负面作用最小,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在设计环节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产品生态设计,采用生态设计关键技术和工具,开展绿色创新与优化设计。采用虚拟制造模拟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不仅能够降低试验品的生产成本,缩短开发时间,还能够实现生产废料最小化。深入推行清洁生产,采用绿色制造技术,对生产制造全过程进行无害化、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改造。搭建绿色技术研发转化平台,突破清洁生产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持续提升能效水平,运用推广节能技术与产品,推进结构性节能,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互联网协同制造,科学制定生产计划,优化生产组织关系,可以有效降低生产中原材料的无效运输,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生产,同时加强节能、污染处理、循环生产等先进绿色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加快建立废弃物回收体系,规范发展再制造产业,并依托网络平台的远程运维与售后服务,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服务化转型。
持续推动形成绿色消费体系
消费者作为绿色转型的参与者,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具有推动作用。广泛开展绿色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激发消费者主动参与碳减排意愿,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进一步拓展消费者对自身参与碳减排贡献的感知方式,通过广告宣传、社交媒体等手段将消费者参与碳减排的价值进一步转化为情感价值,不断唤醒消费者的绿色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消费者使用节能减排的绿色产品,建立多元化的绿色产品销售渠道,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消费便利,依托“互联网+”促进绿色消费,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推动企业的绿色生产,实现绿色产品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均衡。
(转自:中创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