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3
2023年2月10日,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PPP蓝皮书:中国PPP行业发展报告(2022)》。
蓝皮书指出,PPP模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成绩稳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PPP在补短板、稳经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受疫情影响,2021年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做好“稳投资、稳经济、补短板”工作仍是贯穿全年的重要任务之一。2021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0.4%,两年平均增长0.3%,实现结构持续优化。而PPP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撬动社会资本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在乡村振兴、公共服务等短板领域的项目建设中具有较高活跃度,进一步发挥重要的带头作用,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
二是PPP绩效管理进入高质量推进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国PPP绩效管理咨询服务项目为144个,招标控制价总额为14078.97万元,平均单项招标项目控制价为97.77万元;中标合同总额约为12600.76万元,平均单项项目中标金额约为87.50万元,平均咨询服务周期约为2.4年,年咨询服务金额约为36.46万元,相比于传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仍有较高的咨询服务价值。因此,2021年财政部从四个层面对PPP项目绩效管理提出更为明确的指导。第一,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延续财金〔2020〕13号文的政策指导,积极推进分行业指标体系建设。第二,推广应用线上系统,加快推进监管智能化试点运行。实现绩效数据可分析,绩效结果可记录,按效付费可追踪,财政支出风险可把控。第三,加强培训指导。为贯彻落实2021年全国财政系统PPP项目绩效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财政部PPP中心先后组织福建、安徽、天津、江西、河南等省市开展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绩效管理操作指引》政策解读与综合信息平台实操线上视频培训。第四,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绩效评价业务监督管理。财政部2021年研究起草《第三方机构绩效评价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对监管绩效评价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专门规范,同时对监管第三方机构的执业质量提出明确要求,提升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信度,促使其迈入高质量推进阶段。
三是民营资本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7.0%,两年平均增长3.8%。其中,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2.0%,为民间投资带来新的机遇。2021年8月9日,黑龙江省政府提出:“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通航产业和相关服务业。”2021年1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鼓励各市县依法合规采用PPP等模式,探索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投入补短板重大项目。”当前市场公认的央企、国企是参与PPP项目的主力军,民企参与PPP项目的机会相对较少。一方面是因为央企、国企的实力强大;另一方面是人们将更多的目光停留在项目的建设或融资方面,对项目后期的运营管理缺少足够的重视。随着PPP项目的建成竣工,其运营管理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民企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有更多机会参与后续的运营管理。
(转自:中国经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