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3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全球性挑战之一,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已上升1.2℃,减排行动刻不容缓。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已是全球发展共识和义不容辞的使命。如何构建绿色低碳的技术创新和制造产业体系,备受各界关注。
近日,在由中国机电商会主办的“中国机电商会绿色低碳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届碳中和国际合作论坛”上,学界、产业界的专家们聚焦国内外碳中和政策趋势、产业链创新合作、重点市场能源转型机遇、碳关税等热点议题,分享了企业绿色生产、绿色供应链建设、数字化转型、企业碳资产布局、ESG合规管理、新能源及氢能市场机遇等实践成果及合作经验,为推动全球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出建议。
鼓励企业开展碳核算
摸清碳排放家底
气候工作基金会中国区主任、前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气候变化与南南合作高级政策顾问张晓华表示,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前沿,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主体。气候竞争力已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可以通过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转型路线图,提升与国际接轨的气候治理能力,加大低碳科技研发,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从而塑造企业气候竞争力,实现企业和全球可持续繁荣。
谈及具体措施,张晓华提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鼓励企业加快开展全范围的碳核算,摸清碳排放家底。支持企业在理清减排路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制定面向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和转型路线图,逐步实现企业运营和投资向更加低碳、可持续的方式转型,切实提高企业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力。
第二,主动融入全球供应链低碳转型的大势,不断提升企业气候治理能力。近期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正式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发展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两份ESG信披准则,规范了企业在自身低碳转型进展方面的信息披露。希望更多企业可以共享转型示范企业的经验,打造低碳供应链最佳实践,促进全产业链生态低碳转型。
第三,创新资源在全球顺畅流动,是加快低碳科技研发创新的重要条件。有必要强化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数字化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产业、技术、金融、人才交流平台的共建,在全球加速推广关键减排技术、夯实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基础。
第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合作。在提升产业和企业自身供应链韧性同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把提升ESG表现作为深耕企业海外市场的基础性条件,按照“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要求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提升透明度,建立问责制
参与第三方认证
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董事会主席彼得·诺贝尔对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球绿色发展趋势提出了几项建议。
他表示,企业应在生产运营中采用高效的技术和可持续工艺流程,降低排放,促进垃圾循环管理,负责任地采购原材料。
要投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企业运营也要采用更加清洁的能源方案,降低碳足迹,从而促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发展,拥抱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能够帮助企业优化资源利用,减少垃圾生产。这也要求企业在产品涉及方面要尽可能实现耐久、可重复利用、可循环再生,同时也要建立高效的循环体系和垃圾管理体系。
彼得·诺贝尔还谈道,企业要促进生态友好型的创新,应积极参与生态友好型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包括投资于绿色创新、使用可持续原材料、采用绿色的交通解决方案和环境友好型制造工艺。
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提升自身透明度,建立问责制。企业应该努力提升环境实践当中的透明度和问责度,要遵守相关监管规定,并要参与第三方认证和检验,以确保对可持续发展承诺落实到位。
构建ESG政策框架
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指出,当前ESG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挑战,比如企业可能存在ESG虚假披露或选择性披露问题,有的企业披露一些并不重要的信息,但将关键信息进行隐瞒,或披露的信息并不完整。当前ESG的评级评价体系也并不完善,当评级机构的行为跟被评企业股价高低有密切利益相关,就可能形成一种非常系统性的市场操纵,需要进一步监管和规范。
俞建拖谈道,ESG实践正面临着标准缺失的问题,而信息披露标准缺失更是基础性的问题:“因为没有标准信息披露很难有可靠的评级,没有可靠的评级,金融产品设计就没有可靠的依据,所以后面投资监管也会失去参考的基准。”
不规范的信息披露,也导致了很多投资人做出错误的选择。
“很多机构现在为了抢ESG投资的热潮,会鼓吹一切都要ESG。2020年的时候,很多人用短期财务数据来说投资ESG表现好的企业财务回报也更加稳健,(然而)如果从去年短周期来看,ESG表现好的企业,它的盈利水平各方面可能不一定好。”俞建拖称,多重标准下也会存在标准套利的情况,会有很多误导和误区,引导投资人做出错误选择。
谈及具体的政策建议,俞建拖表示,对中国来说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实现持续发展,统一的ISSB政策框架是必不可少的。当前很多部门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始采取行动,但也有一些部门在这方面有所迟疑,这导致虽然各部门都在做努力,但努力非常分散。
“一定要有一个部门统筹协调,推动ESG政策框架,要不然一个重要的战略时机就耽误了。另外,现在越分散未来整合的难度越大,要趁早启动。”俞建拖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