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9
台前"盛于共赢",台下"暗流涌动"
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开幕式上,宁德时代的董事长曾毓群,欧洲电池联盟的负责人托雷·塞克尼斯,以及中国建材集团的董事长周育先,三人一同坐在了第一排,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大的时刻。在开幕式前的几分钟,曾毓群和周育先亲切地交谈,两人脸上都洋溢着轻松的微笑。
相较于去年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今年的大会气氛明显平和了许多。回想去年的大会,曾毓群对锂价的炒作和暴涨的几句简短评论,以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的“谁为谁打工”的金句,都迅速成为了各大资讯平台的头条新闻。
而今年,曾毓群并没有涉及到锂价的话题,他的讲话全程聚焦在产业链的“共赢”和“科技平权”上。他还引用了诗句“山川绝胜宜宾客,兄弟相望惬素心”,以此表达他对新能源产业链“盛于共赢”的理念。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
行业风云变幻,从“谁为谁打工”到“盛于共赢”,这一转变被北京安泰科信息公司总工程师徐爱东形象地描绘为今年行业会“多了平和”。然而,即使湖面看似平静,但在深层次,万亿市值、千亿市值的重量级企业及其领导者仍然在暗流中互相较量。而其他在行业洪流中奋力前行的个体,有的在风险边缘探索,有的直言不讳,还有的引用鲁迅的典故,嘲讽行业内的某些现象。
广汽集团的董事长曾庆洪发表了直接而坦率的观点:“价格战打得火热,那些寻求自我毁灭的企业就早些降价吧。”广汽埃安的副总经理席忠民则幽默地指出了一个无奈的现实:“过去我们以为是在为电池厂打工,现在我们才明白,我们其实是在为材料厂打工,而且他们还希望我们做长期工。”
长安汽车的总裁王俊提供了一些引人深思的数据:“我们有一个初步的观察,2022年,在整个产业链中,距离用户端越远的环节,其实利润越高,最远端的利润居然突破了300%。”
长安汽车总裁王俊
多氟多的董事长李世江提出了他的理想状态:“如果每个企业都能在利润分配中有所得,同时都能释放更多的精力来支持社会发展,那就是一个良性的状态。然而现状是产业链中贫富不均,有的人占据了过多的利润,有的人利润被压缩,有的人正在艰难挣扎。”
天原股份的副总裁、宜宾锂宝新材料公司的董事长王政强对锂价的飙升表示质疑:“锂价的上涨有很多炒作成分,两年从4万涨到60万,哪有工业品两年涨了十多倍?”
天赐材料的董事长徐金富引用了鲁迅的“窃书不算偷”来阐述他的观点:“我小时候家境贫寒,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去地里偷红薯,这可以用鲁迅孔乙己的‘窃书不算(偷)’来形象地解释。然而,有些已经做到了巨大的上市公司,有的市值甚至超过了我们,却仍在进行一些不太光彩的行为……就像阿Q说的,赵大人可以偷,为什么我不可以呢?但是,如果作为一家公司的领导,你采取了这种行为,你的员工也会认为偷窃是可以接受的,将来我出去也可以偷别人的,也可以偷自己家的,这样的结果又有何意义呢?”
锂价波动背后的力量博弈
商业的魅力往往来自于它的战略性冲突和博弈,就像一场不断变化的平衡游戏。在这场游戏中,议价能力的巧妙运用就好比天平上的砝码,随着重量的变化而倾斜。假设我们生产一瓶矿泉水的成本是一元,那么根据成本决定论,我们可以在这个成本上加上20%的利润,定价为1.2元。然而,如果我们将这瓶水放到荒无人烟的沙漠中销售,需求决定论的角度会告诉我们,合理的利润率远不止20%。
回到锂的市场,从2020年下半年至今,锂的价格经历了从4万元/吨涨至最高60万元/吨,再跌至15万元/吨,然后再次回升至30万元/吨的跌宕起伏。这种剧烈的价格变动,揭示了市场价格机制的极度不稳定性。
欣旺达动力科技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代志华表示,考虑到锂矿的开采成本,锂价过高的利润空间并不合理。他认为,一个开采成本为6万至7万元/吨的锂矿应有30%~40%的利润率,这样,锂价在10万元/吨已经相当适中。他强调,在2020年之前的历史周期中,锂价曾经只有6万至7万元/吨,而现在随着开采技术的提高,成本降低,矿石本身的价格理应不再那么高昂。
欣旺达动力科技公司高级副总裁代志华
孚能科技的董事长王瑀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锂价不应超过10万元/吨。他解释说,在一般情况下,从盐湖到锂辉石的开采成本约为3万到8万元/吨。如果锂价格上升至60万元/吨,全球的资本都会涌入这个市场,供应锂盐。然后,市场会自我调整到供需平衡,供应过剩,引发价格战,最终可能导致价格回落到5万元。但王瑀认为这种价格水平也不合理,因为在这种价格下,锂盐几乎无利可图,碳酸锂企业可能会开始亏损。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锂价应在10万元至20万元之间。他解释,确定锂价的合理区间时,除了要考虑开采成本,还需要考虑材料回收的问题。他警告说,如果锂价过低,回收材料就失去了经济意义,人们就不会再进行回收。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
宁德时代的首席科学家吴凯对于锂价的波动有深入的理解,他认为价格并不一定反映出实际价值。他表示,锂矿的价值不应由其价格波动决定,这种波动对行业发展其实并不有利。因此,宁德时代选择了布局上游的锂矿资源,以稳定价格波动。如果锂价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比如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所提的范围,那么宁德时代就会以采购为主。而如果价格出现大的波动,宁德时代就会增加自主供给,以此保持主动控制。
赣锋锂业总裁王晓申坚信,全球的锂资源并不短缺,每年新勘探出的资源量和储量都能满足行业的长期发展需求。他认为,近期锂价的快速上涨主要是由于上游资源项目的开发周期与下游的扩张周期不匹配。这种不匹配体现在,国内锂电池的建设周期一般最快需要9个月,而上游项目的平均开发周期却需要5到8年。因此,当下游需求快速增长时,上游很难短期内做出快速反应,从而导致价格波动。
锂价的变化实际上是由成本决定论和需求决定论这两种理论在新能源周期中的激烈博弈。这种博弈构成了过去两年的主要矛盾。达成共识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环节都有自己的立场。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锂矿资源掌握在电池企业手中,他们会寻求平衡。然而,如果资源在上游手中,他们可能会寻求提高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