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1
一季度即将过去,国家层面基本明确了今年环保的方向,其中一项是——加强监管。
“监管”是环保各个阶段的高频词汇。回顾过去,国家几乎每年都在“加强监管”,但不同时期背后的内涵和具体举措大不相同。事实上,环保监管内涵的演变一直是推动环保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今年是二十大的开局之年,环保监管在规范化、常态化的方向上进一步加强,对环保行业利好显著。
开年以来,官方的一连串动作都指向了监管升级,先是强调“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接着指出“全国生态环境系统要统筹谋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部长、副部长频频赴一线检查。
近日,生态环境部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督管理的通知》,继续加码环保监管,该通知明确:
到2023年年底,排污许可日常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执法有效联动,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督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到2025年年底,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督管理机制顺畅高效,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规范性显著增强,执法监测能力明显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标,接下来将在“加强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管”和“优化执法监测管理机制”展开工作。结合通知内容以及相关动作可以看出,环保监管的规范化、常态化趋势显著。
环保是一个吃政策饭的行业,一季度很多环保企业还没开张,眼巴巴在等上面的风向,现在监管加强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只不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几年监管本身也在发生变革,当下的监管已经不同以往,监管与环保行业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在改变。
那么,环保监管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新的监管趋势将对环保行业产生哪些影响?本文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环保监管的演变历程和常态化趋势
回顾环保监管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新一轮监管将有力促进环保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环保监管制度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与尝试,制定了一些具有环保功能的政策,但相对零散,内容更偏向一些原则性规定,缺乏具体的、规范的环保监管程序,没有形成完整的环境法律制度。
第二阶段:建设阶段
这一阶段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重要基本大法,并确立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等政策原则,开始产生监管的意识。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大概在本世纪初的十年,国家进一步健全了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环保监管有了基础,但没有形成完备的监管执法体系,环保部门甚至没有真正被赋予执法权。在此期间,环保行业开始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但发展的底层逻辑是填空白、补短板,是实现“从无到有”。
第四阶段:成熟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在过去十年,环保理念和政策逐渐向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转变,环保监管逐渐走向成熟。在此期间发生了重大的扭转环保监管的举措,即环保督察。环保督察在极大程度上扭转了各地方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为环保监管执法常态化奠定了基础。这十年是整个环保行业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发展的底层逻辑正在从“从无到有”过渡到“从有到优”,环保监管开始成为行业发展关键的推动力。
在此过程中,环保监管经历了从探索建设到发展成熟、从督企到督政、从柔性到刚性的演变。具体而言,环保监管发生了以下转变:
一是从单一执法方式向多元执法方式转变,强调非现场监管、区域交叉检查、专案查办等手段,建立了高效的执法机制。
二是从部门单独执法向部门协同联动转变,强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构建了第三方辅助执法机制。
三是从监督企业向监督政府部门转变,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了环保督察工作机制。
四是从柔性执法向刚性执法转变,强调环保执法的法理性、不可抗拒性,形成环保执法的规范化和常态化机制。
这些转变将是接下来推动环保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回到行业中,环保监管在上述这些维度的转变意味着市场需求的升级,意味着环保这事儿要真的达标了,要持续稳定地达标,而环保企业如果不能帮业主稳定高效地实现这个目标就会失去市场。
在青山产业评论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反复论证并揭露过一个事实,即现阶段很多环保企业的模式、产品、服务建立在伪需求上,这些企业在环保监管常态化趋势下将面临南郭先生式的危机,因为环保监管正在推动行业周期的快速切换。
环保监管升级背后的行业周期转变
伴随着环保监管规范化、常态化升级的另一重要变化是,环保产业发展进程的演变,这二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国家层面,监管和产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两只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月20日至2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对焦化、钢铁、玻璃等重点行业开展突击检查时强调,“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说明地方层面的监管是缺位的,而这就是监管未来发力的方向。《关于进一步加强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督管理的通知》中也重点强调了这一点。
环保作为一个建立在政府和企业成本项之上的行业,失去了监管,就失去了被需求的根本。
如今环保监管升级,关键是具备了两大基础,一是经济基础,二是产业基础。
没有经济基础,污染主体没钱做环保,环保监管就无法得到良好反馈,也就很难有效果。
没有产业基础,污染治理的问题就缺乏有效、经济的解决方案,最终也难以把环保做好。
在环保监管发生“探索、建设、督企、督政”的演变过程中,环保产业的整体水平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两级变革。
行业普遍认同,“十四五”是环保从上半场进入下半场、从低质量进入高质量的转折期,从行业的角度看确实具备了基础。
但这种转变不会自动发生,别忘了环保是一个政策强相关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核心还是在于监管。
如果没有监管,环保产业下半场的提法就不能成立,环保再往下走一定不能少了监管这一环。
所以,当监管发生上述4个维度转变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高质量发展有了核心驱动力。
每个阶段的重大会议都是释放信号的重要时刻,二十大给环保接下来一个阶段工作的指示是两个字——巩固,简单来说就是过去的投入要见效果,过去实现的效果要保持住。
要做好这两件事情,监管是最好的、唯一的抓手。
监管的升级意味着我国正在加快调整环保产业布局,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推进环保产业与环境政策转型同步发展。
随着环保行业大监管格局的形成,环保行业已从政策播种时代进入到全面的政策深耕时代,水、土、气、固废等领域将真正转入环保下半场。
环保行业上半场的增长引擎是政策规划,市场增长表现为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企业拼的是资本和关系;下半场的增长引擎是监管的常态化,市场增长将会表现为环保需求的升级优化,企业需要更多地依靠专业能力。
新监管模式下,环保企业的战略变革
环保行业发展至今,环保企业家和创业者们大概都有了一个认知,即行业发展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
2022年很多企业业绩不行,于是业内有声音认为这个行业不行了,其实不是行业不行了,而是行业转入了下一个发展阶段,前述监管的转变就是例证。
再往下,环保企业普遍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即在新监管模式下自己的服务水平是否还合格,是否还具备竞争力。
尤其在双碳、资源化、生态化等新的发展要求下,环保企业的战略需要从“业务导向”转向“客户导向”,除了帮助客户完成排放达标的目标,还需要解决节能降耗的问题。
未来环保企业需要提供的是一套系统服务,比如会包含提升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探索清洁能源的应用,利用新技术和创新模式,提高环保治理的效果和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等等。
这些方面都需要环保企业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和执行力,以及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敏锐洞察。
这几年环保行业的淘汰在加剧,但这种加剧更多地来自行业竞争和市场增速的减缓,这种淘汰是渐变的。
而监管的口子一旦收紧,将会在需求的根子上直接批量化地淘汰企业。
如果时间是环保行业的筛子,那么监管就是筛子上的那张网。现在网变得越来越细,能被筛出来的企业越来越少。
在此趋势下,环保行业将出现又一次重要变革,环保企业的应变能力将非常重要。
很多企业比较迷茫,其实不需要迷茫,因为当监管收紧的时候,市场自然会做出选择。
长期来看,监管的升级和常态化将推动行业回归专业本质。
在此趋势下,优胜劣汰会出现,那些真正有专业能力的企业将迎来一波发展机遇。
环保行业的又一次深度变革
没有经历过常态化、真监管的环保细分领域都不算成熟,环保监管的升级将促进环保行业的又一场深度变革。
环保企业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成为参与行业竞争的核心力量。
未来环保企业要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优化自身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技术手段,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监管将刺激环保行业市场规模和投资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环保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