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0
3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会上介绍,我国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绩显著,但改善成效还不稳固,特别是今年我国面临着气象条件相对不利和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加的双重压力,空气质量改善形势较为严峻。
◆◆ PM2.5 浓度实现“10连降”
刘炳江指出,2013至2022年这10年间,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还实现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数据显示,10年间全国GDP总量增长69%,而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实现了10连降,重污染天数下降了92%,二氧化硫浓度降至个位数。
“特别是北京市,2013年的PM2.5浓度为89.5微克/立方米,去年是30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从58天降到了3天。”刘炳江表示,“北京蓝”成为常态,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此外,“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由2000多万吨,分别下降到300万吨、900万吨左右,分别下降了85%和60%。”
2022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 6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连续三年稳定达标,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PM2.5浓度年均值达到29微克/立方米,首次进入“20+”时代。优良天数比例86.5%,重污染天数比率下降到0.9%。
同时,6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实现“三降两平一升”。2022年全国PM2.5浓度同比下降3.3%,PM10和二氧化氮浓度同比下降5.6%和8.7%。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均同比持平,且维持低位。
◆◆ 顶层设计助力“蓝天保卫战”
取得这些成绩的关键是卓有成效的顶层设计。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就是“大气十条”,2018年出台了《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有了政策的制定,也需要狠抓落实。”刘炳江强调,“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治理PM2.5污染的发展中国家。”
一方面,深入推进能源领域的结构优化和调整。10年间,我国以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3.3%支撑了GDP年均增长6.5%。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始终在0.5左右,说明节能成效显著。10年间的能源发展是典型的“绿肥黑瘦”,大规模推进天然气替代煤炭,破题攻坚重点地区农村散煤治理,打破能源“就地平衡”发展模式。
同时,强力推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重拳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并实施重点行业超低排放工程。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约3亿吨、煤炭10亿吨、水泥3亿吨、平板玻璃1.5亿重量箱,钢铁企业数量减少20%左右。
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10年间,公转铁、公转水、散改集、油改电、油改氢气等工作持续推进且卓有成效,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并稳步提升排放标准,机动车排放标准实现了“三级跳”,对应的油品质量也是“三级跳”,目前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
◆◆ 大气污染防治艰巨性尤存
2022年岁末至2023年初,冀鲁豫晋陕5省出现一次长达11天的重污染天气过程,4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20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是近年来罕见的情况。截至今年3月20日,全国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6.7%,PM10平均浓度同比上升23.9%,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显然,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依然存在。刘炳江指出,今年以来,经济社会活动全面恢复,排放量会有一定增加,这给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出了新的难题和考题。“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更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据悉,今年工作将围绕统筹推进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减排、持续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减排、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监督执法等方面展开。
◆◆ 环保和经济继续同频共振
对于如何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之间的工作,生态环境部认为,既要发挥高水平的生态环保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支撑服务好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向好,还要坚决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
“环保政策和经济发展要同频共振,不能形成合成谬误。”刘炳江坦言,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方面,治理空气污染的一些重点工程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措施,比如说清洁取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等等,这些都是重大投资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之中,对GDP的拉动非常有效,形成的减排量也能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另一方面,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的盲目发展,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促进实现市场公平和竞争公正,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企业达标排放是底线。
“我们会继续聚焦重点地区、重点时段,以点带面,帮惩结合,督促企业扛起大气治理的主体责任。”刘炳江补充称。
(转自: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