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占全省总排放量的一半左右;钢铁行业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降低碳排放量,成为钢铁企业共同面对的课题。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在河钢邯钢召开河北省低碳技术现场推介会,推广两项技术成果,目的是给全省钢铁产业减少碳排放、更好实现绿色发展带来启迪和借鉴。
“以我们的项目为例,该技术投运前固体燃料消耗量为每吨55.6公斤,投运后固体燃料消耗量下降为每吨52.5公斤。在烧结烟气环节,这项技术年可节约煤炭消耗14880吨,创效约1200万元,可以说这项技术起到了实实在在的减排、节能效果。”在河钢邯钢生产车间,指着烧结风箱控制系统的实时显示数据,河钢邯钢四级专家闫占海向参加河北省低碳技术现场推介会的人员介绍。
闫占海所说的这项技术为“烧结烟气选择性循环净化与余热利用技术”,能够有效利用循环高温烟气显热促使固体燃耗下降。从技术层面来说,该技术根据烧结风箱烟气排放特征的差异,在不影响烧结矿质量的前提下,选择特定风箱段的烟气进行循环回烧,从而减少碳排放。
闫占海介绍,循环烟气由烧结机风箱引出,经除尘系统、循环主抽风机、烟气混合器后通过密封罩,引入烧结料层,重新参与烧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烟气显热全部供给混合料,降低了烧结固体燃料消耗,也改善了表层烧结矿质量,提高了烧结矿料层温度均匀性和破碎强度等指标。
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钢铁行业烧结工序烟气治理。目前,该项技术成果已应用于河钢邯钢新435烧结机,今年4月底投运后,各系统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现在,该技术已经在河钢集团内部全面推广,在河钢集团下属邯钢、承钢、唐钢新区等子公司实现90%的技术配套率。该技术不仅能减少燃煤消耗,对烟气减排效果也非常明显。使用该技术后,河钢邯钢年减排烟气量34亿立方米,年减少一氧化碳排放6375吨,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该技术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专家委员会评价为“研究成果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此次推介会上,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利用技术也是推介技术之一。
“新型上升管换热器采用纳米氮化铝导热涂层,能够防止高温荒煤气的腐蚀,也能够让管道适应100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有效保证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利用技术的开展。”在河钢邯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焦化厂,该厂副厂长李书震指着一根根笔直的管道介绍。
根据炼焦生产过程热平衡原理,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利用技术采用新型上升管换热器,吸收上升管荒煤气的余热,使荒煤气温度由750摄氏度左右降至450摄氏度,从而实现了余热利用。在邯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焦化厂,该技术每年可产生蒸汽15万吨,折合节约标煤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6万吨。
该技术早在2016年就通过了河北省焦化行业协会的技术鉴定。鉴定结果为该技术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整体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在焦化行业具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
河钢邯钢副总经理贾广如介绍,河钢邯钢的钢铁行业烧结烟气选择性循环净化与余热利用和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利用两项技术,于去年成功入选河北省低碳技术推广目录,节能减排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把两项新技术应用于实践,河钢邯钢成为省内首家实现两项技术工业化应用的企业。
贾广如表示,在技术创新方面,河钢邯钢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实施环保节能提升改造,实现了全工序、全流程超低排放。今年前8个月,河钢邯钢品种钢比例85.1%;研发新产品30余个,在实现低碳生产过程中实现绿色发展,争做碳达峰、碳中和的先行者。
浏览: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