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在能源基金会、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的共同支持下,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CAPP)2021年度会议——“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在京举办。
来自国内相关领域3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受邀并围绕“气候变化、空气污染与健康影响”、“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两大主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CCAPP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在致辞中强调,我国蓝天保卫战取得跨越式胜利,但环境空气污染问题仍非常严峻。为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需在双碳目标下大力推进结构转型工作,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协同治理,是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的重点研究方向并取得一定科研成果。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罗勇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减排、协同保护人体健康相关政策路径的研究,助力实现我国气候和空气质量相关目标。
在主题为碳减排与大气治污的协同效应”的报告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具有同根同源性,相关源头治理手段的应该采取高度协同性。
“需加强节能提效工作,逐步推进产业领域、交通领域、建筑领域等方面优化转型,并大力促进能源的清洁化和低碳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打赢蓝天保卫战。”杜祥琬指出。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贺泓也指出,应走“以NOx深度减排探索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之路”,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加强柴油车排放管控,深度减排NOx以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短期需聚焦提高柴油机热效率,中期需发展燃料合成、燃料掺烧技术,长期需推动氢燃料电池发展。
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看来,“减污降碳”是我国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需科学把握环境和气候治理的整体性,以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能为目标,发挥结构调整和源头防控工作在减污降碳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一项伟大的征程,将助力推进全球气候治理,促进中国实现世界级空气质量。”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认为,无论是科学上还是工程上,空气质量提升和气候变化治理,两者目标密不可分,需要选择成本效益最优的协同路径予以实现。
“减污降碳”也事关空气质量改善。在“WHO最新修订的空气质量指导值与大气污染治理及碳中和目标”为题的报告中,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表示,近期WHO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更新了部分空气污染物指导值,为设立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提供了新参考,并建议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需以健康效益为驱动,寻求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的协同控制,更好地保护人体健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周波涛认为,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均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亟需加强相关研究,特别是气候变化与极端灾害事件的相关快速归因、碳中和背景下天气气候与污染之间关联以及空气污染与健康暴露反应关系等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段小丽指出,需更多重视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以助力民生改善、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认为,“双碳”气候目标的提出为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注入全新动能。下一步,需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加快制定与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在协调好发展和减排、局部和整体、短期和中长期之间关系的同时,推动重点领域优化转型,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协同实现我国空气质量根本改善。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认为,数字赋能,可以推动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增效。目前,清华大学正在开展“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评估模型与数据库”建设,建立了“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科学评估与决策支持平台(CNCAP)”。“该平台有助于探索切实可行的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助力相关政策制定、实施和优化。”
在会议期间,CCAPP发布了年度报告《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1)》。该报告以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监测指标为基础,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深度交叉融合为导向,共设定18个指标并定期追踪指标进展,初步建立了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治理理论体系。
该报告识别了中国在二者协同路径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思路,助力形成政策制定、评价与优化的闭环,推动协同治理政策的落地实施。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低碳发展是协调我国经济能源环境的基本途径。需统筹好应对气候变化、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相关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逐步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以降碳为重点的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刘欣表示,围绕气候变化应对和空气污染协同治理进程,“十四五”时期,我国应优化空气质量标准和目标体系,加强相关政策的健康影响效益分析;瞄准世界级空气质量和碳中和长期目标,建立系统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顶层制度框架;在能源、产业、交通、用地四大领域积极探索协同减排路径,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创新政策、技术和机制,统筹运用许可证、成本效益分析、价税财金等手段。
浏览: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