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是美德。节能是基本国策。节能提效是实现“双碳”目标最有效、最直接、最经济的手段。“十一五”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创新性地将节能减污降碳作为重大工程加以实施,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公众意识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节能、提高能效可以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开采,从而起到保护生态系统的作用。要提高能源转化效率,余热回收利用,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可以一举多得。节能不是不让人们用能源,而是要提高能源效率,在使用同样能源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或享受的能源服务最大化。例如,要以尽可能少的电耗支撑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的运转。
节能减污降碳具有协同性,但并非每个环节都一样。能源、环境、气候具有同源性,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不同环节的效果是不同的。如光伏发电是低碳的,但光伏发电材料硅的生产却是高能耗、重污染的。电厂脱硫脱硝脱汞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必要措施,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可以让“水变清”,却都要增加能源消耗;正因为如此,少数企业为了“节能”而偷排污染物。一些地方的做法有悖于节能本意;如要求能源产地压缩生产,势必影响能源消费地的用能,甚至影响居民“满意度”。为完成能源“双控”指标、“简单化”地给企业分配用电指标,甚至“拉闸限电”,难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今年春天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这种情形。
节能可以发挥市场作用,但不能完全任由市场调节。节能可以降低成本,节能的效益是纯利润,节能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虽然较高的能源价格可以刺激企业节能,但不能因为节能而调整能源价格。让企业主动节能就要建立长效机制;要以市场手段激励企业节能,加强信息技术服务和基础能力建设,基于市场的逻辑、相信市场的力量、由市场中的相关主体统筹协调,以便收到节能减污降碳的协同效果。
政府抓节能,因为存在部分市场“失灵”。例如,建房的人想在建设过程中节省钱,而住房人想在使用房子过程中少用能,行为主体的不同可能导致节能的“市场失效”。采用市场化机制促进节能应具备“政府引导、供需匹配、多方共赢”的特点。政策供给要贴近企业需求,符合企业节能实际。所有参与主体都能在市场机制运行中有所收益;如果机制实施环节上的任一类主体不能受益,市场机制运行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是不可持续的。政府要为节能市场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以弥补“市场失灵”。
从系统性和细节上挖掘节能潜力。节能潜力不仅在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部门,更主要是在系统性上。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投入同样资金能获得的节能效果会下降。我国一些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一些高耗能企业拥有了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一步节能需要颠覆性技术突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要“体面”工作和生活,需要冬季采暖或夏季用空调,通风、亮度、湿度、温度、安静等是宜居条件,总不能经常“拉闸限电”来控制能耗。发展绿色建筑,修改建筑节能标准势在必行。建设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鼓励低碳出行,以尽可能少的能耗满足居民福利水平提高的需要。
要坚持科学减污降碳,以产生协同效应。要优化能源结构,重视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是优质能源,热是低品位能源;一些地方将高品质天然气用于供暖,发电和工业余热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地源热泵等节能技术产品也没有推广利用。电的直接利用、制氢等会降低能源效率,因为每个转换环节都要消耗能源、排放污染物和二氧化碳。一些地方的高温炼焦热量没有得到有效回收;在农村,推广燃气、“煤改电”导致农民“用不起”“不敢用”,而低碳的秸秆等生物质燃料、清洁高效的型煤燃具却受到严格控制。这些做法是不科学的。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才能避免那些听起来“高大上”却不切实际的做法。
用正确的办法做正确的事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从减少浪费做起,让专业的事情由专门的人去做,以收产出最大化之效。节能服务公司可以为企业提供节能方案;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应抓住“碳达峰、碳中和”机遇,推动节能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要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幅提升能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为能源系统高效运行提供强有力支撑。要围绕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和智慧平台,挖掘企业一切可能的潜力。在工业、交通、建筑等用能场景智慧化和绿色化,分布式能源、微网、储能、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需求侧响应等方面不断提高节能服务水平;发展智能服务体系,提升能源系统效率,并形成基于能源大数据的节能服务新业态。
加大技术、理论、体制机制的创新力度,形成节能减污降碳的长效机制。伴随发展动能转换、经济绿色低碳转型、能源变革和技术进步,我国经济规模和政策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应当看到,短期内能取得突破并推广运用的节能减污降碳技术并不多,因而要加大力度攻克“卡脖子”技术,并转变为节能绩效,收到“碳达峰、碳中和”的事半功倍之效。还应当认识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电力体系的智能化管理提出了要求;要特别注意发电端的“不可控”和用电端的“随机性”,提高电力调节配置的智慧化水平,以起到多元互补、高效利用、经济安全等效果。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进入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成为重要政策导向。要发挥政府、企业、公众和第三方的作用,通过法律、法规、标准、监管等刚性制度,信息发布、技术甄别、宣传、教育、培训等能力建设,税收政策、市场交易、第三方机构参与等多种途径,激发企业节能内生动力,调动企业节能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企业在意识上重视节能,在行为上决策节能、投资节能,形成长效机制。节能不仅要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也要体现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包括绿色低碳出行、参与垃圾分类、重复使用购物袋等,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社会氛围和新时尚。
浏览: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