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能源产业而言,未来全球投资机遇有哪些?哪些因素将有助于全球各国“碳中和”目标实现?哪些细分领域最有可能成为国际合作落脚点?
在24日举办的“碳中和·零碳中国峰会暨第四届中国能源投资发展论坛”峰会上,多位与会嘉宾对此分享看法。
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国际能源署(IEA)报告显示,全球能源低碳转型正在加速推进,2020年能源行业只有清洁能源出现正增长,预计可再能源将在2025年超过煤炭,成为最大的电力来源,全球围绕可再能源发展的相关投资将持续加大。对我国而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是要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建设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实现能源领域深度扩大。
对于未来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机遇,中国投资协会、落基山研究所在会上发布的报告《零碳中国·绿色投资》(下称“报告”)中认为,零碳能源转型将在七个领域催生巨大的投资市场,包括再生资源利用、能效、终端消费电气化、零碳发电技术、储能、氢能和数字化。到2050年,这七大领域在我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近15万亿元,并创造至少3000万个就业机会。
报告认为,零碳正由全球政治共识转化为各国政策目标,以新能源为代表的零碳产业正迎来发展的临界点时刻。一般而言,当新的颠覆性技术的市场份额达到3%左右时,资本开始从传统企业转向新兴企业。
报告称,到2050年,未来七成的终端能源需求将来自于电,绝大多数零碳电力能源需求将为光伏、风电、电化学储能和氢能。此外,数字化将在系统层面大大提升能源供给和消费侧的整体效率。
不过,虽然新能源产业前景广阔,但是多位与会嘉宾表示,各国距离最终实现“碳中和”仍有距离,其中技术突破和成本过高是两大难题。
在技术突破方面,与会专家将重点落在氢能方面。氢燃烧的产物是水,被视作最清洁的能源,氢还具有燃烧热值高的特点。基于上述两点,氢能在能源转型中被给予厚望。
西门子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汤禹城认为,目前光伏、风电的装机量翻倍是可以预见的,但是氢能的爆发期需要持续投入,这涉及到技术开发和场景开发。
氢能理事会(Hydrogen Council)曾在报告中表示,目前绿氢发展整体处于早期增长阶段,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问题制约氢能技术发展。对于前者,氢能装备较为复杂,全产业链缺乏创新技术。对于后者,加氢站的建设布局制约了氢能的规模化发展。
在降低成本方面,隆基股份战略总经理蒋东宇认为,市场要给予化学储能等技术降本时间,以空间换时间。化学储能需要一段时间进行降本,就像光伏通过十年的时间降本一样。
成都天府资本(常务副)总经理覃琦则认为,技术进步有可能解决成本过高的问题。“不管是来自光伏、光能、氢能、储能、建筑,还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都给我们低成本的替代创造了一个空间,这样给我们的投资有了更广阔的容忍度。”他称。
法国液化空气(中国)董事会主席路跃兵认为,在目前的发展格局下,各国可以就氢能产业合作,一同完善以氢能为代表的整条新能源产业链。
如何选择合作对象?路跃兵认为,首先,要有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其二,这个国家的氢能资源要丰富。其三,这个国家的氢能终端市场,从中短期来看,即商用车市场要广阔。
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报告称,截至目前,在全球已宣布的228个氢能项目中,有126个位于欧洲。2020年,美国、德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相继推出国家氢能战略或国家氢能路线图,日韩两国在液氢民用化中也十分积极。不过,受制于应用场景和资源问题,多数国家都在寻求氢能的国际合作。
路跃兵看好我国的氢能产业发展和国际合作。“从资源和终端市场来看,我国的表现都非常好。在应用场景方面,我国在商用车市场方面绝对领先。其次,我国氢能的应用场景还可以推广到物流、交通、铁路、高铁等方面,可以说市场是非常广阔的。”他说道。
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杰也将未来国际合作的落脚点放在了氢能上。他认为,氢能之所以可以成为国际合作的落脚点,在于氢能的产业链非常长,但是全球至今没有一个国家或者企业能够完成整个产业链的建设。
汤禹城认为,未来氢能有可能被视作像液化天然气的燃料,其国际产业链合作也可参考液化天然气的合作模式。比如,资源发达的国家可以做一些跨境出口,将氢能输送到资源需求国,进而实现全产业链的构建。比如,日本氢能可以从澳大利亚制绿氢,之后再运送到韩国作为燃料使用。
浏览: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