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仍在持续。虽然特朗普政府已经倒台,但美中关系仍十分紧张。全球金融巨头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 AG)亚太证券研究主管埃丽卡·潘文坤(Erica Poon Werkun)指出,美中关系有所缓和,但仍十分紧张,短期内可能产生摩擦或“报复”。潘文坤在瑞士信贷亚洲投资会议期间与索菲·卡马鲁丁就“彭博社的黎明:亚洲”发表讲话说,在经历了四年的紧绷和贸易战之后,人们自然希望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关系缓和,但美中关系并不会迅速升温。
几个月前,Oilprice报道称“中美之间正在酝酿能源贸易战”,而随着疫情开始消退,全世界都在摸索“新常态”,这种说法现在仍然正确。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2020年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即使增幅较小。此外,中国仍准备主导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拜登政府注重气候变化,在其领导下,美国正以新的活力迅速进入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 在不断变化的能源格局中,化石燃料将失去影响力。中国的力量不可小觑。由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国内绿色能源领域的扶持力度,中国将拥有更强大的能源安全和生产能力。中国已经对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所需的许多资源进行了限制。 事实上,在能源贸易战开始很可能会伴随可再生能源贸易战。理论上讲,可再生能源并不依赖于有限的化石燃料,而是依赖于某些有限的稀土金属,如锂和钴,截至目前,中国控制着其中90%以上的关键资源。
尽管许多西方国家对中国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潜在主导地位感到担忧,但对其他国家来说,这样的投资机会非常难得。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目前正致力于在未来三年内将其在华员工增加三倍,并将习主席的可持续发展承诺看做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因为可再生能源行业一定会迅速发展。然而,这种增长以及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能源行业的情况不会一蹴而就。尽管该行业的增长趋势看似美好,但中国过去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的成绩并不理想。
归根结底,吸引投资者,继续扩大可再生能源产能以及发展清洁能源符合中国和世界的共同利益。尽管我们不愿意让任何一个国家垄断一个行业或供应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就像中国在稀土金属等大宗商品上所做的那样,但不可否认,中国在去碳化(decarbonize)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满足了世界的需求也有利于我们的共同利益。
浏览: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