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日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以2025年、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设定主要目标。在《意见》中,“清洁生产”被多次提及,不仅将与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一起作为重点率先突破,还提出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清洁生产是从源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污染物产生的有效措施。清洁生产审核作为污染防治的重要制度手段之一,可有效推动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上发挥积极作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强化了清洁生产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作用,推进地方和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
当前,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全面系统推进清洁生产,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抓手。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体现清洁生产“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的原则,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三级六类”差异化管理指标体系的制定,可科学规范指导企业高效利用资源能源,源头预防、过程削减和末端治理以及企业内部绿色低碳现代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切实有效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效益的实现,确保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传统能源脱钩、能源利用与碳排脱钩、生活方式与碳排脱钩的发展目标,为我国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施提供政策标准支撑。
2020年底,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工信部三部委联合制定发布了《化学原料药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等6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落实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的全过程控制理念,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是持续实现节能减排、减污降碳可信赖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位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有关规定,国家发改委、原环境保护部、工信部等相关部委联合分批立项编制104项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目前已编制完成发布51项。
占比较大的行业、310项行业关键共性清洁生产技术。”他表示,通过上述标准、推行方案的实施应用,实现了对各行业核心污染源和能耗源的有效甄别,有力推进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工艺装备升级以及污染防治水平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为重点行业治理和全过程污染防控水平持续提升提供了指导。同时,通过对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还可以推行差异化减排措施和差异化监管措施,有效实施精准科学分类管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实现污染减排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据了解,为全力提升我国生态工业水平并逐步与世界接轨,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六类三级”指标体系框架,提出对应的定量或定性指标要求。
“六类”是指按照清洁生产全过程防控理念提出的“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六大类指标。
“三级”是指依据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根据综合评价指数,确定清洁生产等级。
“目前已发布的51项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涉及钢铁、火电、煤炭、水泥、印染等重点行业,涵盖了我国污染物产排量
二氧化碳与常规污染物具有同根同源性,推行清洁生产,通过节能和降耗可实现降碳减污的协同效应。
据了解,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资源能源消耗指标,倡导清洁能源利用,持续降低能源消耗强度。
以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宿餐饮业为例,如果全行业企业达到清洁生产Ⅱ级水平(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四、五星级酒店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下降约30%;四、五星级酒店单位床位废水产生量下降约8%,三星级下降约15%,一、二星级下降约20%;四、五星级酒店单位床位COD产生量下降约25%,三星级下降约25%,一、二星级下降约15%;四、五星级酒店单位床位氨氮产生量下降约27%,三星级下降约30%,一、二星级下降约18%,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目前,北京市住宿业企业对标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每床平均投资4139.67元,年平均节水16.89吨,年平均节电1481.49kWh,年平均产生经济效益1918.21元;北京市住宿业实现年节水13.87万吨,节电2351.38万kWh,年经济效益1833.39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浏览: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