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原本高能耗企业一年的节电收入就达1300多万元,越来越多的重庆企业收获了节能减排带来的实际利益。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十三五”期间,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推动各行业深挖节能潜力,大力构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体系,有效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重庆市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优化工业结构,推动六大高耗能行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市认真组织实施《重庆市环保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5-2020)》,推动全市节能环保产业规模保持快速稳定增长,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503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1032亿元,年均增速近20%;对全市GDP的贡献从2015年的3.2%逐年提升到2019年的4.38%,逐步成为一个闪亮的新经济增长点。
重庆市还对高耗能企业进行在线监测,通过在线监测企业能耗使用情况,对企业进行事中事后监察。对能耗超标、能耗异常的重点用能单位及时预警,指导其及时采用节能措施降低能耗。通过能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引导区县有选择地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资源循环利用成效明显
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同时,通过大力推动节能、节水、节地等措施,重庆市资源利用效率得到较大提高。今年,中心城区原生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填埋”,循环经济体系加快构建。市发展改革委资环处负责人介绍,重庆市在“十三五”期间就已经制定了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划,并积极推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设施建设。目前,重庆中心城区每天生产生活垃圾约9000吨,全部通过焚烧处理并利用热能发电。下一步,全市所有区县原则上都要采用焚烧发电等资源化利用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因为这样不仅可节约利用土地,防止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另外,重庆市中心城区的餐厨垃圾也将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发电的方式,实现资源化利用。
目前重庆市已推动中心城区、綦江区、涪陵区开展国家餐厨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试点;洛碛综合处理场也获得国家批复,成为全国50个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之一。
推动建立能源信息化智慧化体系
下一步,重庆市将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节能工作。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牛鼻子”,大力引导和鼓励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快速发展壮大,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引导过剩产能行业转型升级。
重庆市将制定更具有激励性的能耗“双控”目标分解机制,对于能耗“双控”目标完成不力的区县,将缩减用能指标,限批高耗能项目。同时,加快推动能源信息化、智慧化体系建立,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进一步加强重点用能单位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性,发挥其预警、诊断、调控作用。建立健全节能监察执法体系,开展常态化节能监察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大节能监察执法力度。
(转自:重庆商报)
浏览: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