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1
余热资源约占燃料消耗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占余热总资源的60%。我国多数工业行业的余热余压以及其他余能未得到充分利用。目前我国余热发电技术成熟且应用范围广的两个行业主要为水泥和玻璃行业。
工业余热余压主要指工业生产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未被利用的余热余能,余热余压资源是指经技术经济分析确定的可利用的余热、余能量,通常指在现有条件下有可能回收利用而尚未回收利用的热量或能量。
余热余压利用工程主要是从生产工艺上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完善工艺结构和增加节能装置以最大幅度的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势能和余热。目前余热余压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形式是余热余压发电。
余热发电是利用工业窑炉生产过程中连续外排的烟气余热持续加热可循环的液体工质并使之汽化推动汽轮机旋转做功并由其带动发电机发电从而实现由热能向电能的转换并输出电能。
余压发电主要是利用气体介质降压、降温过程中的压差能量及热能驱动透平膨胀机做功,将其转化为机械能,并由其驱动发电机发电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并输出电能。
我国余热发电技术在水泥行业首先得到发展并逐步完善推广应用到其他高耗能行业。余热发电技术经历“带补燃锅炉的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补燃”、“纯余热发电技术”及其它行业余热发电技术等四个阶段的发展。目前我国水泥、玻璃余热发电技术已经成熟,纯余热发电技术被完善逐渐推广应用到其他耗能行业。
目前,工业余热余压利用工程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实际过程中余热余压工程实施仍然有一定的困难,包括:
投资:利用余热余压的装置一次性投资过高和投资回报率较低;
技术:由于生产工艺、生产方法、生产设备以及原料、环境条件不同,对余热余压利用技术要求也不相同;
并网:存在余热余压发电并网难、国家优惠政策难以落实、相关部门不合理收费等问题。
余热资源主要来源于高温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水废气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等。在钢铁、冶金、化工、水泥、建材、石油与石化、轻工、煤炭等行业,余热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其中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占余热总资源的60%。而余压资源主要存在于高炉的炼铁、气体介质的降压等过程中。
(转自:炫风节能)
浏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