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面向明年经济工作的顶层会议提及九大重点任务,绿色转型是其中之一。相比此前会议,本次会议的要点包括:
2023年相关会议表述为“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而今年会议提出的是”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其中,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指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都要向绿色低碳、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向转变。
例如,在生产环节,企业采用更清洁的生产技术和工艺;
在分配环节,注重优化配送路线,提高运输工具的能源效率;
在消费环节,鼓励公众树立绿色低碳的健康生活理念,低碳出行、绿色消费。
因此,绿色低碳不再局限于新能源行业的范畴,全面绿色转型指的是不同行业内的企业更注重对自然环境负责,与ESG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的E(Environmental)自然环境保护理念相通。
一方面,绿色建筑设计发展空间较大,例如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建造技术,满足市场对绿色建筑的需求;
另一方面,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改造,例如铁路电气化改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布局等。
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新能源电池对锂、钴、镍等新兴矿产的需求有望持续增加。
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变,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等传统制造业通过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为相关环保设备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可见,绿色转型除为新能源这种科技新兴行业带来成长机会外,对基建、制造、矿业甚至农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也有中长期的增益效果。
伴随投资者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可持续投资和资产管理市场将逐步扩大,投资机构可推出相关的绿色投资产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绿色产业。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全球ESG相关主动型基金产品总规模为1.8万亿美元,ESG相关被动型基金产品总规模为9418亿美元。绿色转型进度较快、ESG评级较高的行业和上市公司有望持续迎来ESG资金的增持。
图:海外被动型ESG主题基金存量规模较大
(信息来源:中金公司;截至2024年11月底)
浏览: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