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浏览
蓝天再现,大气治理“蓝海”是否消失了?
2024-09-12
中国的大气治理市场是中国环保行业各细分市场中整体启动最早的领域,其中火电烟气治理是这轮市场中的“急先锋”。火电厂的集中度高、市场规模大。
过去十年,中国的大气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蓝天保卫战成为环保领域打的尤其漂亮的一场大战役。通过严格的法规、技术改造和市场化机制,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大气治理政策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也在于行业内部的积极响应和具体措施的落实。
火电行业:通过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降低,这一治理模式成为其他高排放行业的标杆。
钢铁行业:部分龙头企业率先实施了全流程的烟气治理改造,包括烧结机脱硫、焦炉烟气脱硝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污染防治体系。
水泥行业:治理则聚焦于“协同处置”模式,即利用水泥窑的高温条件进行废物处置,在减排的同时实现资源化利用。
然而,这一模式对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仅有部分大型企业具备成功实施的能力,难以在行业中全面推广。
非电烟气治理行业的困境与挑战:尽管过去十年的大气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背后,非电工业烟气治理市场正逐渐从“蓝海”走向“红海”,行业面临着市场饱和、竞争加剧和技术瓶颈等诸多挑战。
非电行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其治理难度远高于火电行业,导致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发生了显著变化。
随着政策压力的加大,非电行业环保市场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快速增长,但这种增长伴随着供给过剩和激烈竞争的现象。
环保企业在短时间内大量涌入市场,各类技术和设备供应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迅速填补了市场需求。
然而,随着重点企业环保设施的逐步完善,市场需求的增长开始放缓,尤其在水泥、钢铁、化工等传统高排放行业,治理项目的新增量逐年减少。市场饱和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价格战的频繁爆发。烟气治理企业为争取订单,不惜压低价格,甚至提供质量打折的技术和设备。
这种恶性竞争导致市场利润率急剧下降,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明显不足。以钢铁行业为例,企业在选择脱硫脱硝技术时,往往倾向于低成本方案,导致部分技术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治污不达标的情况。
环保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在降本增效和创新投入之间寻找平衡,而这种短期化的经营策略,进一步限制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服务质量提升,陷入“低价低效”的恶性循环。
非电行业的治理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在于政策执行的复杂性与标准的不确定性。与火电行业的统一标准不同,非电行业涉及多个细分领域,各行业的排放标准和监管要求不尽相同。
政策的多样性和地区性差异导致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无法形成统一的治理模式。
非电工业烟气治理的技术难度远高于火电行业,涉及多种复杂污染物的协同治理,对技术创新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传统技术升级乏力,客观来讲,是比较难去应对非电行业的多样化治理需求。尤其是在钢铁、水泥和化工行业,治理技术的成熟度和经济性始终是企业环保决策的关键瓶颈。
这种技术瓶颈的存在,使得非电行业在环保治理的实际操作中,常常面临成本与效果的矛盾。技术创新的乏力不仅削弱了行业整体的减排效率,也让企业在面对环保压力时选择了更加短视的应对策略。
治理难度与经济压力的并存,使得非电工业烟气治理市场从“蓝海”逐渐转为“红海”,陷入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
浏览: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