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组织发布《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碳市场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对碳定价发挥基础性作用。中国碳市场的创新发展,正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激励市场主体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自2021年7月16日上市启动以来,全国碳市场运行已满三周年。《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42亿吨,累计成交额为249.19亿元。其中,第二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为2.63亿吨,累计成交额为172.58亿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管理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吕连宏向记者表示,当前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明显增强。“相较于第一个履约周期,第二个履约周期参与交易的企业占总数的82%,上涨了近50%;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上涨47%和125%;实现每个交易日均有成交,交易量峰值月份由12月提前至10月,交易活跃天数明显增加。”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健康运行,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压实了企业减碳的主体责任,实现了对发电行业碳排放的有效管控,计划被纳入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主动通过技术创新和流程优化降低碳排放;其次,建立了以全国碳市场为核心的碳定价机制,为开展气候投融资、碳资产管理、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碳定价活动锚定了基准价格参考。”吕连宏表示。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王科向记者表示:“交易活跃度三年来整体呈上升趋势,显示碳市场越来越成熟。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了‘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共同意识,让企业更加重视节能减碳行动,加大节能减碳技术和管理投入,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但碳市场在行业覆盖面、纳入企业数、配额分配量等方面还有较大完善空间。”
今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首部专项法规,与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形成了涵盖“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规范”的多层级制度体系。“为切实解决部分企业因疫情导致的配额清缴困难,生态环境部出台了灵活履约机制,对承担重大民生保障任务的重点排放单位引入个性化纾困机制,共计为202家受困重点排放单位纾解了履约困难。”吕连宏表示。
为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式启动。至此,全国碳市场制度框架体系基本完成,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此外,《报告》指出,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等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实现了各系统互联互通,全业务管理环节在线化、全流程数据集中化、综合决策科学化,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据了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含其他行业自备电厂)2257家,年度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5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是目前全球覆盖排放量最大的市场。
《报告》显示,与2018年相比,2023年全国火电碳排放强度下降2.38%、电力碳排放强度下降8.78%。
“中国碳市场覆盖规模大,对全球碳价水平和碳交易机制成效具有重要影响力,中国碳市场建设和运行情况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基于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的配额分配方法展现了碳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和适用性优势,为全球碳市场机制创新贡献了‘中国方案’。”吕连宏表示。
《报告》指出,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双多边进程,推动全球碳市场机制谈判取得新进展;加强与相关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合作,就碳市场建设与各方开展政策对话,加强研究支撑和能力建设合作,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努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浏览: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