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0
在大部分人眼中,浙江省台州市污染治理设施过程监控平台上显示的可能只是普通的彩色图片和各种数字,但在环境执法人员眼中,这些是研判企业污染防治状况的重要信息。
无人机、无人船、全地形机器人环境采样器、生物多样性机动监测平台……如今,越来越多的科技利器出现并应用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当中,给美丽台州建设增添了越来越多的智慧成色。
“黑匣子”系统闭环监管企业
台州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化学原料药出口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以医化企业为代表的重点排污单位生产工艺复杂,产污环节专业性强,环境污染风险大,污染物处理成本高。
台州制造业发达,还有众多中小企业。面对如此多数量的中小排污单位,现有的环境监管人员配置很难满足工作需求,这也是环保投诉高发的原因之一。
如何破解监管难题成为摆在台州生态环境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2021年,台州市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创新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模式,构建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
在此基础上,台州市生态环境局下发文件,首先在医药化工、电镀、印染等行业污染治理设施点位安装环保处理设施过程监控,探索实现监管信息智能推送、问题排查快速联动、执法检查智能触发、违法行为高效查处等提升智能化发现能力的系统构建。
为此,台州生态环境部门在企业生产和污染物处置等重要环节都设置了监控设备,采集数据后,分析研判其生产规律,就像装上了“黑匣子”。此外,还搭建环保服务监管全内容的“一体化”大平台,架起生态环境部门与企业的信息化桥梁,逐渐建立起“发现问题—告知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处置机制。
2021年下半年,椒江区医化行业完成“黑匣子”系统安装建设运维开始,从单月6000多条预警、报警条数,不断下降,现在单月已不足百条,降幅达98%以上。
温岭针对船舶修造行业露天作业的特点,制定了特定的“黑匣子”监控方案,对各船企下雨期间初期雨水收集情况、处理情况及废气处理设施做到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管,解决船舶企业初期雨水监管难的问题。
“黑匣子”系统运行后,船舶修、造行业预警、报警数量逐月减少,已经杜绝初期雨水未足量收集直接排放的现象,附近海域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数字化技术应用提升现代环境治理能力
“安装上噪声监测设备后,附近的噪声降低不少,安静了很多。”在温岭市人民东路东辉公园的广场上,有一个提示屏幕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设定提示分贝,住在附近的市民陈先生对此颇为满意。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下文《关于同意开展“浙里宁静”噪声污染监管数字化应用试点的复函》,温岭市作为唯一的县级试点入选。
去年5月,“浙里宁静”噪声污染监管数字化应用试点项目建设正式启动,主要以城区为重点覆盖该市各镇(街道)公园、医院、住宅小区等公共场所设置点位。
目前,“浙里宁静”监测面已涵盖该市16个镇(街道)社会生活、建筑施工、工业企业和娱乐场所4类风险源,基本实现重要风险点全覆盖。
温岭还将“浙里宁静”系统与市级“基层智治综合应用”贯通,噪声告警事件形成后,通过应用平台派发至各镇(街道)处置。这实现了从传统噪声信访“投诉受理、7日办结”到如今“主动预警、1小时闭环”的巨大飞跃,真正体现了噪声污染防治的共同发力、协同治噪。
噪声污染监管数字化应用试点项目也是台州智慧环保体系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台州立足现有基础挖潜创新,多措并举加快构建智慧环保体系,提高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水平和能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服务便民化,助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天台将全县780条河段河沟划分为996个责任网格,对境内水质开展全时段、多点位监测,建设覆盖全域的水气声自动监测站,构建“天台绿网”综合协同平台、“智慧水务”综合一体化平台、水域保护多跨协同应用,让治水变“智”水。
天台还首试“电子眼”对涉VOCs全行业进行实时监管,建设“农废e站”数字化管理平台,对农业废弃物实施闭环管理。
这些数字技术,不仅能精准识别、及时追踪新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科学保护、系统治理提供支撑,也在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