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0
——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完善重点区域污水收集管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包括新建污水处理厂及对老旧处理厂进行扩容改造等项目,全国范围内污水处理厂数量逐年增加,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
据住建部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污水处理厂达到22470座,同比增长10.12%;其中,建制镇共有污水处理厂约1.52万座,城市、县城分别有污水处理厂2894座、1801座。
——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高
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推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我国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大幅提高,其中,在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农村为增速最快的区域,据住建部统计数据,2016-2022年,建制镇、乡区域污水处理能力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4.1%、33.3%,远高于城市、县城区域。
尽管农村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高,但与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仍有较大的差距。2022年,中国城市、县城、建制镇、乡及镇乡级特殊区域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分别为21606万立方米/日、4185万立方米/日、3139万立方米/日、146万立方米/日及24万立方米/日,总体来看,县城、农村区域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仍有进一步增长空间。
——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自来水的普及,卫生洁具、洗衣机、沐浴等设施也走进平常百姓家,使得人均生活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增加,同时,由于化肥的大量应用,减少了传统农家肥的使用,造成农村生活污水失去了重要消化途径。
据住建部公布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污水排放总量持续提升,2022年,污水排放量达到109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其中,城市、农村、县城污水排放量分别为639亿立方米、345.3亿立方米、114.9亿立方米。
——农村污水处理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尽管我国农村污水排放总量持续提升,但目前农村对生活污水处理渗透率不高,进行处理的区域占农村总区域比例不高。据住建部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乡占全国乡区域总量比重为45.68%;镇乡级特殊区域污水处理率为57.25%;建制镇污水处理率为77.84%。总体来看,与城市和县城相比,农村污水排放量大,污水处理率较低,在全国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污水处理行业需求规模不断增大。
——区域竞争格局:广东省污水处理能力及污水处理量领先
污水处理行业存在较强的地域性,广东、山东、江苏等地污水处理整体表现最为突出,其中广东省污水处理量及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据住建部发布的《2021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来看,2022年,广东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2936.01万吨/日排名第一,全省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超过3000万吨/日,山东、江苏全省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分别位列第二、第三。
——企业竞争:市场参与者众多,大型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参与者众多,主要参与者有跨国水务集团、大型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从企业规模来看,污水处理行业企业规模相对较大,企业注册资本较高,其中,注册资本在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有北控水务、碧水源、兴蓉环境、首创环保等;注册资本在5-1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绿城水务、节能国祯、大禹节水等;注册资本小于5亿元的企业有天源环保、中环环保等。从企业竞争力来看,大型国有上市企业如北控水务、首创股份、兴蓉环境等,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丰富的社会资源等优势,占据行业主导地位,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拓抢占市场,是跨国水务企业强力的竞争对手。
(转自: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