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2
当前,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已经进入密集发布期,对环保领域而言,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从整体看,部分细分领域需求饱和、市场过度竞争、回款难、经营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企业面临困境。但在大形势不利的背景下,也不乏逆势增长的企业。
为深入探讨环保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记者选择安徽省的全部环保上市公司共16家进行梳理,看看这个中部省份的环保企业生存状态如何?
看业绩:谁在下滑?谁逆势增长?
安徽省有大约2000家环保企业,形成了数十万产业大军。其中,上市公司有16家,由国企或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有5家。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24年4月24日,有13家上市公司已经发布了2023年年报,其余3家尚未发布。
逐一查阅这些年报发现,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等数据反映出了一定的共性问题。
第一种情况是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双降”。记者注意到,13家发布2023年年报的上市公司里面,有7家属于这一类型,占比最大。其中,营业收入下降比例最高的是瑞纳智能。2023年其实现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下降33.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比例最高的是华骐环保。2023年其这一项数据为648万元,同比下降85.21%。有这种业绩表现的还有中环环保、同兴环保、蓝盾光电、国机通用、舜禹股份等。
第二种情况是增收不增利。2023年,超越科技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2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竟然增加454.05%。其营业收入为2.64亿元,同比增长24.86%。有类似表现的还有中节能国桢、海螺环保、通源环境等。
有意思的是,有两家企业在大盘不利的情况下,实现了这两项数据“双增”,可谓逆势增长。然而,细看其中一家东华环保的财务数据,可以发现,这并不是一家“纯正”的环保企业。在其营业收入构成中,化工行业占比高达88.52%,环境治理基础设施行业仅占8.93%。这也从侧面反衬出了当下环保产业所处的困境。
另一家环保企业艾可蓝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8.94万元,同比扭亏,较上年同期增长201.4%。这家公司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行业。2023年,我国商用车市场谷底回弹,实现恢复性增长,加之各项利好政策的拉动,为公司带来了良好发展。这体现了环保行业的强政策依赖性。
根源何在?
从外部因素看,2023年,全球经济依然处于不确定性的阴霾之下,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各领域投资需求低迷、财政支付能力紧张等使企业经营面临较大挑战。
受宏观经济环境、地方政府预算调整等因素影响,有的公司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等业务收入有所下降。客户付款延期现象普遍,资金回笼周期进一步延长,公司回款金额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使得计提的减值损失有所增加。
面对应收账款的大幅增加,有业内人士认为“重资产模式的终点已经到了”,以投资为主的重资产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转而调整发展战略,走上“轻资产化”的路子,减少对污水处理、垃圾发电、固废等PPP、BOT、TOT类重资产项目的投资。这会对当期环境工程收入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或利润有所下降。
据调查,为摆脱困境,安徽省内一些规模企业的业务重心向运营服务和技术服务转型,由此导致市政施工与环保设备安装业务收入规模大幅缩小。在现实面前,市场变革的底色显而易见。
还有的企业受到细分市场的影响。随着我国中部地区崛起步伐加快和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较快,危险废物产生量也同步增长。与此相对应,安徽省危废处置产能规模迅速扩大,危废处置产能从2019年底的53.36万吨上升至2023年底的180.16万吨,造成行业整体供求关系失衡。危废无害化处置行业具备高度市场化特征,部分区域已出现“价格战”,导致市场危废平均处置价格持续下跌。
这对超越科技这类以危险废物处置等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2023年,其危险废物处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571.61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9.65%,实现毛利-258.5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1.44%。
安徽省生态环保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多种因素导致环保行业需求释放滞缓。如在工业水处理领域,涉污企业产能过剩、供大于需,导致利润低迷。企业治污设备升级换代意愿与投资能力均不足,导致下游需求低迷,叠加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在业务拓展、生产制造、项目交付进度与收入确认周期方面均受到影响,导致安徽省生态环保产业总体营业收入规模、利润出现一定幅度下降。”
依然面临应收账款回收等风险
企业的担心各有不同,但有一些风险是“共同的心事”。
首先是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短期来看,污水处理市场、垃圾焚烧发电已经从增量市场逐渐转变为存量市场,这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尤为明显。危废处置等领域也集聚了大型央企、国有企业和民间资本等竞争者。这些行业中的投资、发展机会将有所减少。
其次是资金流动性风险。一些公司的主要业务收入来源于与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相关的投资及运营业务和环境工程业务。这些业务对公司自身运营资金的要求较高。特许经营模式下,无论是BOT还是TOT,现金大量流出的建设期(收购期)无现金流入或只有极少现金流入,投资及回报需要在未来年度逐年收回,收回周期可能长达10年-20年。环境工程业务的承接需要投标及履约保证金。因此,投资运营和环境工程类业务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的企业较为担心由负债和资金管理不当导致资金的流动性风险。
再次是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安徽省环保产业协会对2023年下半年省内部分环保企业的调查显示,56.8%的企业应收账款回款时间延长90天至一年,15.7%的企业应收账款回款时间延长一年以上,80%的企业反馈应收账款时间长、回款难。
中环环保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其2023年末、2022年末、2021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8.57亿元、5.69亿元、3.99亿元。可以说,这一老大难问题依然是压在环保企业身上的一座大山,滚雪球般不断给企业施压,亟待破解。
安徽省生态环保产业协会的调查也反映了这些问题。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下半年,全省生态环保产业整体营业收入增长缓慢,中小企业营收减少明显,经营利润同比略有下降,新增订单数量和金额略微增长,融资难度与融资成本有所增加。企业原材料、人力、物流等经营成本上升,应收账款问题严重,回款时间长,占比大,对企业经营产生较大影响。”
环保企业均表示在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加强资金与成本管理、制度创新、内部控制、应收账款与现金流管理等,提高公司管理水平,进一步降低公司快速发展带来的相关风险,保持公司平稳快速增长。
面对不确定的风险,环保企业依然要负重前行。不少企业对未来还是充满期待,相信会有新突破。那么,对于安徽省环保企业而言,2024年有哪些机会?
安徽省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研判,2024企业发力方向主要为三个方面:唯一一个被政府工作报告‘点名’的环保细分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有望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是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此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中蕴藏商机。水资源再生利用成为产业发展的趋势,而污水治理的‘高质’发展成为必然选择,通过高标准的运营管理、智慧赋能、技术创新,打通水的全链条循环体系,实现水领域各环节的生态互联。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将迎来新模式和新机遇,以EOD模式为代表的商业创新,正推动着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
在这些细分赛道上,2024年,安徽省环保产业将有怎样的表现?拭目以待。
(转自: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