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将“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要实现“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关键所在。新质生产力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下生产力的一次跃迁,摆脱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的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是其基本要求。因此,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只有依托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推动发展方式加快向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双碳”工作,科技、人才是重要支撑。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当前,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加快培养绿色低碳拔尖创新人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已成为高校的重要使命。北京工业大学以工程教育为切入点,持续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改革,为服务“双碳”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双碳”战略提出以来,北京工业大学以“双碳”战略机遇为点,以深化综合改革为线,以“十四五”发展规划为面,紧密结合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补短板、强特色、促交叉、提能力”的学科建设思路,打造“一流工科、优势理科、特色文管、精品艺术”的学科体系。
学校以新工科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以及交叉复合专业建设,加强理—工融合和工—工交叉,实施传统工科改造升级,新增机器人工程等新工科专业。由此,逐步形成了以传统专业转型发展为支撑、优势专业直道冲刺为引领、特色交叉专业弯道超车为生长点的专业新格局,为共同推进“双碳”目标下的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夯实了发展基础。
2022年,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提高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部署了新举措。面对当前工程人才培养面临的生态文明理念对专业教育引领不够、传统教学体系学科知识单一难以满足“双碳”人才需求等普遍挑战,学校于2022年11月发布了《北京工业大学碳达峰碳中和建设实施方案》,聚焦绿色低碳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明确绿色发展、推进数字化赋能、夯实学科基础、注重专业交叉、强化工程实践、培养创新能力”的总体思路,积极构建“双碳”新型学科体系,促进传统专业转型升级,将绿色低碳理念纳入教育教学,通过前沿科研创新教学内容、夯实学科知识基础,依托数据平台对接生产实景开展工程问题研究等,在全校范围内打造数字化、绿色化(“双化”)协同的工程教育布局。
学校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导向,融合数字技术、突出绿色低碳,将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碳院”)建设作为跨学科工程人才培养的“连通器”,以材料学科材料生命周期工程人才培养为“主阵地”,推进“双碳”领域相关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将“双化”协同理念贯穿工程教育全过程。
打造特色碳院。为适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先进储能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学校于2022年成立碳院,以“双碳”目标下的人才培养为核心,融通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等相关学科,依托碳中和相关专业大类或专业,开展碳中和方向八年一贯制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致力建设“双碳”领域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试验区。
材料领域先行。学校优先推动材料学科的绿色发展,创新资源、环境要素有机融入材料设计制备、服役及循环的生命周期教学模式,创建提升运用数字技术解决材料性能与资源环境多目标优化等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实践平台,着力培养适应材料等产业需求的本硕博人才,服务于建材、有色金属、钢铁等基础材料与资源循环产业以及环境、能源、制造等工程领域的绿色发展。
城建领域跟进。围绕城市建设领域的碳减排,建筑学、智能建造专业的培养方案强调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理念,课程体系中增加碳排放模型设计、减碳设计等课程;土木工程专业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将最新研究成果及时纳入课程,实践教学方面增加智能化施工、精细化控制等,努力将“双化”协同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环保领域交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环保专业设置“双碳”课程,如“能源概论”“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能源转换利用”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两个专业整合师资和课程资源,联合申请并获批“环境保护—低碳能源利用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及复合型人才培养。
信息领域赋能。软件工程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等信息领域相关专业,聚焦材料、环境、交通与能源等领域碳中和过程中的监测、控制、评价和可视化等重要应用需求,围绕大数据、嵌入式、可信软件、信息安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方向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问题开展人才培养。将行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完整的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依托学校丰富的交叉学科资源,探索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为首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赋能。
经管领域支持。在金融学、经济统计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管类专业开设“能源经济与低碳经济”“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等专业选修课。以碳金融专业建设为抓手,推进课程结构优化,持续完善碳中和课程体系。组建碳中和师资团队,提升教师对相关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双碳”领域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着力培养学生在资源与环境、碳中和等领域的专业能力。
设计领域拓展。设计学专业将传统工业与艺术学科融合,引导学生围绕“艺术与材料—碳中和解决方案”开展研究性实践,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毕业设计作品、文创设计大赛中的绿色生态设计,推动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立足思政育人。《方案》提出,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绿色低碳教育,推动专业转型升级”。学校坚持“大思政课”理念,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由全校各学部(院)共建的“生态文明建设概论”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设专题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强调学校特色和交叉学科建设,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助力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工程人才。
围绕协同育人。学校汇聚社会各方主体力量,贯通科教协同合作机制,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资源,推动多元主体的协同育人模式。一方面,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以产业、技术发展需求与应用场景推动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高校与产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另一方面,通过人才培养、合作研发、教师互聘、学术成果共享、学术交流等方式,促成优势科研赋能教育教学、优质资源相互共享集成,实现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的深度融合。
强化环境育人。学校不断推进绿色低碳文化内涵建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校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一是坚持绿色文化传承,结合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的需求,将绿色文化、低碳文化与文化传承创新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大学文化内涵。二是渗透绿色教育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及社会服务。三是以美育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绿色低碳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培育绿色低碳校园文化新风尚。
立足新时代“双碳”战略目标,聚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求,学校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全面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构建“双化”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浏览: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