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碳市场总体表现要好于发达国家碳市场建设初期。”在上月末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如是说。这场吹风会介绍的,正是即将于5月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经过近几年的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共同组成的“双碳”目标已经深入人心,而碳交易从地方试点到全国市场建设,已走过十几年的历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而在全国“两会”上,碳市场建设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之一。
从全国市场来看,继电力之后,钢铁、建材、化工等七大重点行业也已开展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入市”在即,碳交易市场迎来扩容新契机。那么,重点行业的“碳排放大户”将在碳交易市场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又将迎来何种机遇与挑战?
“未来全国碳市场的出台对于我们而言是重大利好,水泥行业可以借此机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我们和其他能耗表现较好的龙头企业一样,希望尽快推出。”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华润建材科技总裁景世青表达了对碳交易市场扩容的期待。
水泥是建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碳排放大户之一。根据《2023中国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碳排放研究报告》,2021年建材生产运输阶段碳排放值为17.0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比重16%,其中水泥的占比就达到15%,“双碳”任务不可谓不艰巨。
在景世青看来,受城市化发展阶段和房地产行业变化调整等因素影响,水泥行业已经出现“平台期”。“这需要依靠产能迭代来达到新的工序平衡,而碳排放、碳交易的管理是有助于产能结构调整的。”
对碳交易市场持续鼓与呼的不只是华润建材科技。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周金波曾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建言加快推进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他认为这将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鼓励水泥企业通过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淘汰落后设备和产能,实现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除建材外,其他相关行业的企业代表也对碳交易市场抱以期待。
“碳交易市场可以为企业通过温室气体管理增加收益、降低成本提供了更广泛、灵活地机会。”安利(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相关负责人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这不仅有助于加强碳排放双控,也有助于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引导资本流向低碳产业,企业也可以加快使用市场化手段实现低成本减碳。
汽车制造业虽然不在调研扩容的七大行业中,但在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站在汽车制造产业链的角度上对全国碳市场提出了建言。
李书福建议,加快出台重点行业碳减排扶持政策,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并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有规划的碳减排。尽快将重点碳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特别是钢铁、铝等重要上游关键工业原材料行业,可以有效促进汽车行业产品原材料阶段的碳减排。
对于越来越近的全国碳市场扩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碳交易的机遇中蕴含着挑战。最显而易见的挑战,在于碳排放权的分配是否科学、合理、公平。
景世青就指出,水泥行业的碳配额分配方案、核算报告和核查要点、排放边界等内容仍在讨论之中,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他认为,通过产能来核算碳排放配额是相对合理的。
“对于传统高排放产业,碳排放权分配时,应考虑到行业减排的难度和成本,鼓励采用替代能源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要考虑行业内部公平性,确保中小企业不会因为规模较小或资源相对有限而处于不利地位。”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主任武雅斌认为,应该为企业提供适当的政策支持,如减免部分碳排放权交易费用或提供技术升级的资金支持,以促进它们更好地适应碳市场的变化。
然而更大的挑战,在于分配额不足的企业能否通过交易途径取得足够的碳排放配额指标,交易成本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正常运作与生产。
此前,国内多地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已经开展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并覆盖了20多个行业近3000家企业。在广东,建材行业的分支——陶瓷业在今年1月11日被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范围,共涉及广东建筑陶瓷企业119家,卫生陶瓷企业13家,这些企业年排放均在1万吨二氧化碳(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
蒙娜丽莎董事张旗康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纳入碳排放交易范围后,碳指标价格有望水涨船高。“去年为60元/吨,未来几年甚至达到100元/吨甚至200元/吨,企业按每年购买20万吨指标计算,一年需要支出1200万元。”
广东陶瓷协会会长陈环认为,碳排放是陶瓷企业要增加考虑的生产成本,甚至可能是会影响陶瓷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枷锁”。在新的形势下,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目前已经出现一些企业停止自己工厂的生产,转而以轻资产方式运营的情况。”陈环表示,碳控排将让陶瓷业的落后产能加快清出,部分企业将面临“加大设备升级改造投入”或“停止生产运行”两大抉择。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开市,至今已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截至去年底的市场累计成交量达到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并凭借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的体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因此,在今后多个行业陆续接入后,中国碳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武雅斌认为,扩容将促进更多行业参与,为碳交易市场带来更大的参与度和活力。
那么,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及全国碳交易市场实现扩容后,哪类企业最能够获益?
“一般而言,碳排放配额充足、技术创新能力强、生产效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将更容易在碳交易市场中获益。”武雅斌指出,企业通过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原材料碳强度,可以更有效地管理碳排放,在碳交易市场中取得更多的碳排放权,获得经济利益。
普华永道认为,新条例对控排企业的数据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意味着控排企业不仅需要开展实实在在的碳减排工作,在碳排放监测、核算与信息管理方面,也需要提高专业管理能力,以确保碳排放监测数据能够真实可靠地反映出企业的碳排放管理水平,减少配额支出,甚至增加配额盈余。
“企业要加大改造投入及增加生产、运营成本,面临的困难压力会增加;但另一方面,降低了用能成本,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陈环说。
面对已经开展实践的区域碳市场和即将到来的全国碳市场,以及“双碳”目标下的转型趋势,更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在节能减碳领域发力。
“我们这些年在节能减排做了很多努力,能耗表现方面相对占优。”景世青表示,华润建材科技目前运用“3C”节能减碳体系,围绕矿山、烧成系统、粉磨系统、混凝土等产业链制定节能减碳技术路线。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的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约1.85%。
日化行业巨头立白选择向“绿色”要升级,旗下所有产品配方原材料的生物降解性全部达到了90%以上,其中139款产品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绿色设计产品”。
“那些主动参与碳交易、制定有效的碳管理战略的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获得碳交易市场的新机遇,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武雅斌说。
浏览: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