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0
利用碳交易市场推进氢与碳的协同发展,是提升绿氢竞争力,助推氢能产业有规模有效益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全球各国均在加速推进氢能尤其绿氢产业发展步伐。以欧美为代表的地区在政策制定、技术研发、产业示范等方面均在大力支持绿氢产业发展,欧盟先后发布“REPowerEU”计划、《可再生能源指令》、“欧洲氢能银行”等政策和激励措施,推进氢谷等代表性项目建设;美国发布《国家清洁氢能战略路线图》、《通货膨胀消减法案》,支持推进区域清洁氢中心建设。我国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将绿氢作为支撑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
绿色氢能发展已步入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目前绿氢在氢能供给中的占比仍然较低,IEA《全球氢能评论2023》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低碳氢占全球氢产量的0.7%,其中绿氢占比仅为0.1%,限制绿氢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较高的制备成本。
当前,全球均在通过推进绿氢项目的规模化建设及应用、绿氢产业链核心技术装备突破,以及创新相关商业模式等多路径并行方式以降低绿氢生产成本。其中,利用当前全球日渐发展的碳交易市场,推进氢能与碳市场的协同发展,受到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将成为有效降低绿氢成本、促进绿氢有规模有效益发展的有效措施。
碳交易为绿氢带来发展机遇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碳交易成为全球各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全球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碳市场和碳税等碳定价机制。
图片图|《全球碳市场进展2023年度报告》
根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发布的《全球碳市场进展2023年度报告》,2022年,占全球GDP55%、人口三分之一的地区运行着28个碳市场,覆盖17%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全球碳排放情况来看,中国是全世界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2009-2022年,我国碳排放量由77.1亿吨提升至114.77亿吨,居世界第一。其中能源领域碳排放最多,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77%。
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双碳目标实现,我国积极推动碳市场建设。2020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提出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比例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通过碳排放权交易,企业可通过购买碳排放权抵消自身排放,降低整体碳排放水平;其次,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助于引导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氢能作为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污染的二次能源,已成为全球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当前氢气生产主要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生产端碳排放较高;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绿氢具有天然的减排优势,通过碳市场可为绿氢提供额外的市场化收益,吸引绿氢产业投资,引导传统制氢方式向清洁制氢方式转变,并逐步降低绿氢综合成本。
一方面,高耗能企业,传统能源企业和新能源企业可以在企业碳管理中,把氢能带来的碳减排量转变为企业的碳资产,用来对冲其他业务和产品生产带来的超额碳排放,达到碳中和目标。另一方面,对于碳配额充足,实现碳减排的企业,可以把氢能带来碳减排量出售给其他企业,增加企业利润,降低氢能成本,扩大氢能使用规模。
“在政策、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下,绿氢产业长期向好。氢碳资产的开发和交易,有望通过市场化机制,进一步提高绿氢项目和产业的经济性,成为绿氢成本下降的有效途径。”氢溯科技 (上海)有限公司研究经理赵东在由中国氢能联盟指导举办的 2023 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氢能分论坛上表示。
全球积极推动氢碳协同,助力绿氢产业发展
欧盟委员会于2023年5月发布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过渡期实施细则,CBAM 提出,2026 年起欧盟将对部分进口商品征收碳边境税,第一批纳入征收范围的行业包括钢铁、水泥、电力、化肥、铝和氢气等。其中,绿氢将免于碳关税。8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可再生氢项目《创新基金拍卖条款&条件》,并于11月正式启动首次可再生氢试点竞拍,首次试点竞拍奖励总额为8亿欧元,选定的试点项目以每公斤制氢固定溢价的形式获得补贴,固定溢价最高限价为4.5欧元/公斤(约4.36美元)。
2022年7月,美国参议院通过《2022通胀消减法案》。该法案推出一揽子补贴和税收抵免项目以促进清洁能源技术发展。法案提出,在特定时间段且满足一定工资和劳动力要求条件下开展的清洁制氢项目,将通过制氢碳排放水平确定税收抵免金额。制取1公斤氢气二氧化碳排放为0.45公斤、0.45-1.5公斤、1.5-2.5公斤、2.5-4公斤时可获得的税收抵免金额分别为3美元、1美元、0.75美元、0.6美元。
欧盟和美国通过碳排放税收抵免等有效方式,从制氢生产端积极推动提升绿氢产业竞争力。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应用明确鼓励绿色氢能的使用,对低碳氢和清洁氢给予相应奖励标准,国内相关代表性行业组织、企业等也在积极推进氢碳协同、氢能碳资产开发相关工作。
2020年,中国氢能联盟发布《低碳氢、清洁氢及可再生氢的标准及评价》,为我国氢能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依据,并积极支撑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应用。2023年9月,氢碳协同业务专业化公司氢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浙江省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嘉兴羚牛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推进我国首个跨区域万吨级国际氢燃料电池汽车碳资产开发及交易合作项目落地,该合作汇集燃料电池汽车碳资产开发的项目主体、开发主体和消纳主体,聚焦长三角氢能产业发展核心城市,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上海城市群实现跨地区且更加精准科学的碳减排测算,充分体现了氢碳全链条协同合作。
10月,由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牵头,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氢溯科技参与的全球首个可再生能源制氢减排方法学获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审批通过,正式成为CDM第124个大型方法学,填补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碳减排方法学的空白。该方法学将助力开发可再生氢碳资产,提升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收益率,助力推动氢能绿色化和规模化发展。
中国氢能联盟作为中国氢能产业的倡导者、推动者、实践者,积极推动中国氢碳协同,设立氢溯科技,已同国内外主流碳交易平台、第三方服务机构、金融机构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牵头实施国家氢能重点专项“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碳足迹和可持续性评估方法研究示范”,组织开展中国石化、旭强瑞等单位开展清洁氢能评价,与国内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氢碳资产开发,积极打造氢碳协同生态,有力提升绿氢竞争力,助力我国及全球绿氢产业高质量发展。